11月5日下午,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總支書記何小英在雨母校區崇德樓418主持開展了學習“扶貧好書記”鄒海貴教授優秀事迹,學院全體無課教師和部分研究生參加了學習。
何小英首先介紹了鄒海貴教授的優秀事迹,他是一名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現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2003网站太阳集团碩導,形勢與政策課兼職教師,駐漣源市古塘鄉申家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2018、2019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漣源市“優秀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2003网站太阳集团“十佳優秀共産黨員”,是2019年全省“三個一批”提拔一批的重點對象。他帶領的扶貧工作隊連續兩年年度考核為“優秀”,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工作隊”。工作隊事迹多次在《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湖南日報》等主流媒體上報道。鄒海貴同志成為全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奉獻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優秀教授典範。2020年12月,鄒海貴獲湖南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記大功獎勵。之後大家圍繞“師德師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了交流發言。
何小英強調,我們要向鄒海貴同志學習,“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努力踐行,還要把鄒海貴教授的優秀事迹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典型案例和身邊榜樣,通過我們的思政課程,引導廣大大學生學習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
總支委員謝佛榮表示,鄒海貴教授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作為一名共産黨員,始終牢記人民群衆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勇擔政治責任,堅決打赢這場脫貧攻堅戰,值得我們學習。科研工作者包括我們應該考慮怎麼結合國家發展需要,做好科研工作和理論宣講,而不是僅憑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為評職稱需要。
副院長周江平表示,作為馬院的科研工作者,不僅要做好科研工作和理論宣講,還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身體力行,落到實處。
2019級研究生孔雲表示,作為一名邊遠山區學校的支教老師,支教的初衷是想鍛煉自己,在幫助别人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一是因為我們學院有鼓勵農村支教的傳統。二是受個人的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的影響。因為我一直想當老師,老師這個職業在我心目中很神聖,其一言一行都能影響學生的一生。通過支教不僅可以提高自己個人的素質和能力,還可以為農村教育事業發展添磚加瓦。我要接好愛心接力棒,傳播希望,播種未來。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鄒海貴教授用心用情用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遇事不避難,“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着力推進村黨支部規範化制度化建設,培育村級組織後備幹部,是一位優秀共産黨員。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共産黨員的奉獻精神,争做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