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結合”的重要論斷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良性互動關系,是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得出的曆史經驗總結,也是取得百年輝煌成就的秘鑰,蘊含着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十七屆研究生楚嶽節2003网站太阳集团分論壇以“堅持‘兩個結合’,赓續時代篇章”為主題,于2023年10月25日開啟征文活動,征文活動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主辦,2003网站太阳集团承辦。征稿期間,共收到了來自2003网站太阳集团、深圳大學、西安工業大學以及天津醫科大學等高校的論文50篇,後經查重篩選,校内五位專家匿名評審,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共17篇)。
2023年11月30日下午,2003网站太阳集团于崇德樓418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分論壇主題征文分享會。本次活動由2023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生曾黎悅主持,周江平副院長、範毅強老師和耿彪老師參與點評并指導,我院研究生積極參加了本次論文分享會。

本次活動由四個環節構成,首先由周江平副院長為本次活動緻辭,他肯定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同學們為本次征文活動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并表示開展此類論文分享活動能夠很好的幫助大家提高學術能力,希望主題征文活動能繼續成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招牌活動。

第二個環節由本次征文活動的獲獎代表進行論文分享。顔堅同學從論文的目錄、摘要和框架三個部分詳細介紹了其獲獎論文《新時代青年奮鬥精神的三重理論淵源》,重點介紹了論文的摘要部分,他認為論文的摘要部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寫的,所以我們要不斷地進行認真修改和打磨。随後,由曾黎悅同學和周書婷同學從選題思路、論文框架的構思、論文的行文思路這三個方面詳細地介紹了她們的獲獎論文《當代高校大學生踐行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導引機制探析》,并且針對論文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反思。在講到論文框架的構思時,曾黎悅同學建議,可以多聽取師兄師姐們的建議,還要進行廣泛的閱讀,要選取質量較高的文章框架認真研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自己論文的框架。
第三個環節由評委老師進行點評。範毅強老師對本次征文活動的所有獲獎者表示祝賀,并對本次投稿論文進行了點評。他指出,有些論文的主題太過宏大,沒有辦法以一篇論文的篇幅加以說明,這是不可取的。針對同學們的提問,範老師表示,論文的框架不可能一次性寫好,一個優秀的論文框架需要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進行不斷修改與調整。同時,現階段的我們寫出高水平凝練性話語的能力還不強,需要我們多看多寫,隻有寫得多了,才能從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從而寫出凝練且富有學術性的話語。耿彪老師為同學們解答了如何才能寫出具有研究意義的文獻綜述的問題,他指出,寫出一份好的文獻綜述,需要充足的前期準備工作,隻有積累的足夠多,看的足夠多,才能夠從衆多研究成果中找出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主題,或是發現自己想要研究并解決的問題。對于學習與研究,需要帶着問題意識,而後進行不斷地思考與積累。

最後是本次分享會的頒獎環節。2003网站太阳集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公布了本次征文活動的獲獎名單并進行了頒獎活動。會後,同學們表示,本次論文分享會讓人獲益匪淺,使得同學們對于論文的寫作和投稿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鍛煉和提高了同學們的學術能力。

附錄: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十七屆研究生楚嶽節2003网站太阳集团分論壇——“堅持‘兩個結合’,赓續時代篇章”主題征文獲獎名單
一等獎(共2篇)
姓名 |
論文題目 |
徐嘉凱 |
毛澤東軍事現代化思想發轫——以其對晚清曆史評價為核心的考察 |
何萍 |
共青團參與社會治理的數字化轉型:邏輯、困境及路徑 |
二等獎(共4篇)
姓名 |
論文題目 |
高朋珍 |
中國共産黨核安全思想演進曆程探析 |
蔡霖翰 |
抗日戰争時期冬學運動對當今民族地區農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
彭莎莎 |
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之維 |
顔堅 |
新時代青年奮鬥精神的三重理論淵源 |
三等獎(共6篇)
姓名 |
論文題目 |
祁雅博周意岷 |
以系統觀念推進人類文明新形态研究 |
郭佳慧 |
緣起·意蘊·路向:關于“兩個結合”的研究述評 |
楊夢瑩 |
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的困境及對策研究——基于列甯農村建設理論的分析 |
曾黎悅周書婷 |
當代高校大學生踐行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導引機制探析 |
張湘雲 |
中國共産黨領導冬學運動的主要經驗與當代啟示 |
周雨柔 |
“兩個結合”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研究 |
優秀獎(共5篇)
姓名 |
論文題目 |
趙薇 |
毛澤東對農民需要的認識、應對及其啟示 |
湯敏瑤 |
毛澤東關于人的現代化思想探析——以其在中共七大的報告和講話為中心 |
曳臨華 譚佳妮 |
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動力機制探析 |
賀姣 |
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話語權建設的外部語言生态審視 |
李睿 |
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态安全重要論述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