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在雨母校區崇德樓406室舉辦主題為“作為生活哲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術沙龍,主講人為我院青年博士教師鄒平林,尹江铖博士主持學術沙龍活動,我院三十餘名研究生參加了本次學術沙龍。
鄒平林博士首先講述了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諸多範式,并将其總結、劃分為四個主要的理論範式,即唯物主義解讀範式、實踐哲學解讀範式、存在論解讀範式和曆史哲學的解讀範式。接着,他詳細論述了這四個範式的優點和不足:
針對唯物主義解讀範式,鄒老師認為其在形式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統一,但其仍然是在傳統的本體論、認識論框架中來理解唯物主義,并未理解馬克思的真精神;針對實踐哲學解讀範式,鄒老師認為其積極意義在于強調了能動的實踐之于人的生活的根基性、基礎性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人的主體地位和能動性,但其并未切中中國現實社會中具有本質性意義的重大問題和實踐動向;針對存在論解讀範式,鄒老師認為其承接了馬克思關注個體現實生存境遇的精神價值傳統,但在其着手分析人類生存結構時卻往往忽略不同群體之間在生存境遇上的具體差異;針對曆史哲學解讀範式,鄒老師指出馬克思多次強調其曆史研究并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個時代的藥方或公式”,而隻是一種為社會曆史研究提供“方便”的“從對人類曆史發展的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結果的概括”。
随後,鄒老師與在場的研究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宋麗群、陳宏博、王海和孟凡洋等同學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一些有關國家、意識形态、社會化教育、疫情等方面的問題,鄒老師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本次講座内容豐富,發人深省,講座結束後,與會同學均表示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