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學院于崇德樓418報告廳舉辦學術講座,中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彭升教授應邀作題為“毛澤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出的原因”的講座,講座由周江平副院長主持,學院全體在校研究生與部分教師參加本次活動。
在講座上,彭升教授從個人特質、革命實踐、領導地位、民族立場、社會思潮等維度細緻分析了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因。毛澤東的個人特質是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内生動力,遵義會議的召開與共産國際的轉變為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準備了政治保障,學術界“新啟蒙運動”及“中國化”思潮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生發奠定了深厚的學理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内涵。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基于全體中國人民家國情懷的精神共振,是堅定維護中華民族利益的政治選擇和曆史必然。最後,彭升教授提出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的視域融合範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這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通過視域融合方式正确理解馬克思主義和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樹立了榜樣。
會後,周江平副院長作總結講話,他指出,彭升教授從五方面全方位對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因進行了講解,講授内容全面具體、内涵豐富,論述深入、史料詳實,開闊了我們研究的視野,值得學院師生深刻學習領會。
講座結束後,參會學生紛紛表示,彭升教授精彩透徹的講解,有利于充分了解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因,更加全面、準确地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拓寬了學術研究視野,對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