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的一天,天微微亮,正是常人睡得正酣之時,卻有兩人已經背上行囊,在去往湖南省婁底市古塘鄉中心學校的路上。這兩人正是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研究生孔雲、高卓亞,他們積極響應黨組織号召,參與教育扶貧工作,報名參加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
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在校研究生中,共有3位支教生,除了前面的兩位同學外,還有研三的伍婵同學。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想要去艱苦的山區支教?他們又如何克服支教當中的種種困難?有什麼感悟與收獲?帶着種種疑問,我們對3位支教生進行了訪談,下面是訪談實錄。
篇章一:榜樣的力量
初心不改,用愛導航——2018級研究生伍婵
支教的初衷和動力
初衷是想鍛煉自己,在幫助别人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一是因為我們學院有鼓勵農村支教的傳統。我了解到上一屆師姐和師哥們對支教的感受,也激發了自己想要去支教的想法。後來,實踐證明,支教促進了我的成長。二是受個人的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的影響。因為我一直想當老師,老師這個職業在我心目中很神聖,其一言一行都能影響學生的一生。通過支教不僅可以提高自己個人的素質和能力,還可以為農村教育事業發展添磚加瓦。
支教生活
2019年8月,在去支教之前,我做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因為我想象中的支教生活對我來說既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同時也有很多未知的挑戰。可能在偏僻山區教學,生活環境會很簡陋;學生可能不太好相處,學習基礎可能較差。但是在支教的過程中的真實情況要好很多。一是教學設備、生活環境比預計的好很多,多媒體設備等教學設備配套齊全。二是山區學生很淳樸熱情,對我這個新老師不會感到尴尬和陌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也很踏實用功。總之,之前對支教生活的擔憂都源于對農村支教的不了解,隻有真正參與進來才能感受到巨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支教的感悟
支教讓我切身感受到農村地區教師資源的匮乏,學校很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團隊,而且貧困鄉鎮中也存在很多教學問題。而支教學校的孩子們不僅是需要物質上的幫助,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兒童,他們更需要社會的關心和愛護。一部分學生可能因為家庭原因比較調皮,他們更需要專業的心理疏導。我想要告訴未來想參與支教的志願者,支教的環境跟城市相比會有很大的差距,但隻要放平心态,慢慢也會适應,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提升的過程。此外,你還能感受到那些孩子的純真與可愛,隻有你付出真心他們也會感受到并用真心回饋。
篇章二:愛心接力棒
(一)傳播希望,播種未來——2019級研究生孔雲
支教的初衷
在邊遠的山區有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有夢想在奮鬥,相比較城市的孩子會顯得更害羞些。從大學的時候我就想去支教,支教的原因是想給偏遠地區地方的孩子帶去關懷與希望。我之前看過江覺遲的《酥油》關于支教生活記錄的書,上面有很多故事深深的感動着我,我也想要見見那群可愛的孩子。
支教的工作
工作的話首先最主要就是教學活動,我負責科目是初三道德與法治、初二語文,初一音樂3個班的課程,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基本的工作。其次家訪,家裡近的孩子家訪會比較容易些,對于一些家裡比較遠的,我們甚至要翻幾座山才能到。我們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都是爺爺奶奶在家,溝通也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好在家長都很配合,我們也是比較欣慰的
支教的困難
支教生活中肯定會有困難,但是對于我來說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讓孩子們接受我。我記得剛來的時候,那群調皮的孩子覺得我也像個學生,上課會跟我唱反調。我最初以為原因應該是我對他們不夠嚴厲,可當我對他們嚴厲一些也不管用,最後我發現孩子們也是很可愛的,當我耐心和他們溝通交流的時候,孩子們也能感覺到對他們的關心,上課也變得很認真了,現在我和他們相處也非常融洽,亦師亦友。
支教的感動
感動的事情太多了,我這個人特别容易感動,但是讓我覺得最感動的事就是教師節那天學生折了個紙飛機,當我下課的時候放在我面前說:“老師這是給你的私人飛機,希望有一天老師能夠帶我們飛出大山”,他們一個個特别認真的看着我。當時的我,瞬間淚目,也正是這個舉動讓我更加堅定了支教的想法。
支教的素質
首先,我覺得最基本的是要具備良好的知識素養,要能夠解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其次,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愛心。學生中留守兒童較多,孩子的父母有的為了生計,常年在外打工,家中隻有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同一片藍天下,不同的生長環境塑造了一個個不一樣的我們。通過支教,孩子們的舉止深深的感染着我,他們那麼小,卻忍受着生活的磨難,往往比我們懂得的多,在他們身上,讀到了很多很多。
支教的感受
我是帶着傳道授業的心去的,本來我覺得我支教是為了付出,是我能給什麼,而不是我能得到什麼。可是現在卻是我在收獲,他們讓我成長,讓我從學生的身份變成了老師,也正是因為一句句“老師”讓我懂得什麼叫責任。與那些孩子在一起你會感到那麼溫暖與快樂,他們會在下課時偷偷在你手裡面的放一顆糖。那些孩子也有自己的夢想與追求。他們有的熱愛畫畫,音樂,喜歡星空和大海。有的孩子希望以後當一位老師,教書育人,有的孩子想做一名醫生,救死扶傷,在他們的大眼睛裡閃爍着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我也想要盡我的所能為他們多做一點事,想要為他們種下愛和希望的種子。
(二)傳遞愛與希望的梯子——2019級研究生高卓亞
支教的初心
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第一屆支教團的學姐知道了古塘鄉,從學姐的描述裡了解到古塘鄉的偏遠,以及古塘學生想要走出大山的強烈願望。也是受到學姐的感染,覺得自己有一定的教學經驗,想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切實地幫助他們,給那裡的孩子們埋下希望的種子,留下走出大山的梯子。
支教期間最大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一些為孩子們好的行為不被孩子們理解。因為我是一個責任心很重的人,認定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做好,所以當我看到個别因為家庭教育缺失導緻行為不端的學生,無論是不是自己班的,我都會對他進行批評指正,和他交流這樣做對他自己造成的影響。這樣的行為經常被學生當成“多管閑事”。我覺得這種誤解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他們之前對自己的言行已經習以為常,并沒有人矯正。我認為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好習慣帶來的好處也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見效的。隻要他們在今後,在走入社會之後,某一個時刻突然想到有這麼一個老師,并對他的話有所感觸,我覺得這就是值得的。
支教的收獲
最大的收獲無外乎就是認識了這群天真可愛的學生,每次看到他們的笑臉,都會感染我,我想今後的生活中,這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會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
支教期間印象最深的事情
有一次因為食堂後勤工作的原因,米飯沒有準備充足,導緻我和我們班的學生到食堂之後沒有飯吃,食堂後勤的老師給每人煮了面,學生們排隊盛面的時候,我正在和後勤老師溝通,突然有個學生喊道,“我們高老師也還沒吃呢!”當時聽到這句話心裡特别的暖,感覺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篇章三:人物簡介
支教人物:伍婵
所在學院:2003网站太阳集团
研究方向:倫理學
所獲榮譽:2019年9月--2020年7月優秀支教隊員;
2018年第十二屆楚嶽節三等獎;
研一二等獎學金,研二一等獎學金;
《抗擊疫情要堅守公共健康倫理》發表于2020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
支教人物:孔雲
所在學院:2003网站太阳集团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所獲榮譽: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業一等獎學金和二等獎學金各一次;
“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征文二等獎;
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十四屆楚嶽節優秀論文一等獎。
支教人物:高卓亞
所在學院:2003网站太阳集团
研究方向:中國哲學
所獲榮譽: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十四屆楚嶽節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十四屆楚嶽節優秀論文三等獎;
2003网站太阳集团一等學業獎學金;
《從道德合理到生态正當:傳統倫理範式的現代轉型》發表于2020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