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主辦,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技術與工程倫理專業委員會、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等承辦的全國首屆“科研誠信與科技倫理”學術研讨會在大連理工大學科技園大廈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北大學等20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我院在讀碩士研究生陳虹冰同學受邀前往參加此次學術研讨會。
開幕式上,大連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成恩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趙月剛和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部長李倫教授分别代表學校、研究會和承辦單位緻辭,預祝大會成功舉辦。本次研讨會的議題包括科研倫理原則與科研活動的行為規範、科研誠信的監督與治理、高科技對倫理、法律和人的基本權益的影響、工程風險治理的倫理對策、工程倫理與負責任創新和科技倫理教育的模式與方法等。
26号晚上,根據會議安排,組委會舉行了“科技倫理”與“科研誠信”研究生論壇。陳虹冰同學在“科技倫理”研究生論壇上作“算法技術嵌入社會治理的倫理探析”的主題發言,從引言、算法技術嵌入社會治理的倫理風險、算法技術嵌入社會治理的倫理風險歸因、算法技術嵌入社會治理的倫理風險規約這四個方面做了分享。發言後,評委老師針對此論文進行點評,提出該論文選題新穎,論證嚴謹,引用了相關報告和新聞報道進行佐證,但是第三部分的措施還可以再進一步充實。經會議學術專家組評審,陳虹冰同學的論文《算法技術嵌入社會治理的倫理探析》入選本次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并獲全國首屆“科研誠信與科技倫理”研究生論壇二等獎。6月27日上午,大會設了“科技倫理”和“科技倫理治理”兩個分論壇,陳同學前往“科技倫理治理”分論壇學習,學者們的分組報告以獨特的視角對新興科技的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思考的焦點在于,如何讓我們的文明擁有未來,使其不會因為技術的失控和濫用而失去未來。在下午的閉幕式上,大連醫科大學趙明傑教授和大連理工大學王前教授分别做了會議總結和緻謝,大會舉辦圓滿成功。
陳虹冰同學表示,很榮幸能與來自全國頂尖高校的專家學子們一起交流學習。新科技哲學不僅是一個純學術意義上的哲學學科,而正在成為新文科的共同探索領域,需要跨學科學習,不要僅局限于某一學科的學習,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為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