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2024年廣西高校“形勢與政策”課骨幹教師培訓暨集體備課會在廣西大學開班,本次培訓班由廣西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自治區教育廳主辦,廣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研修基地(廣西大學)承辦,廣西70多所高校100多位"形勢與政策"課骨幹教師參加培訓,我院院長黃秋生教授受邀為這次骨幹教師培訓班專題授課。
黃秋生教授在專題授課中,通過對“新質生産力”内在機理的“何謂”、“為何”和“何為”三個方面的論述,分享了他對新質生産力的深入理解。
首先,黃秋生教授認為,新質生産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産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質态。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産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産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标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産力。其次,黃秋生教授認為,新質生産力是生産力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應對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中國與西方國家不同。美日歐等國家是在成為制造強國之後開始将一些勞動、資本密集型産業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産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因此表面上這些國家的制造業占比開始下降,但是全球制造業關鍵技術、關鍵裝備、關鍵材料還是牢牢把控在他們手中。在高端制造業領域,我國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在國際市場上正呈短兵相接态勢;而在中低端制造業領域,我國相關産品出口則面臨着相關發展中國家的激烈競争。最後,黃秋生教授強調,要以實體經濟為支撐,以教育人才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關鍵,以産業升級為方向,從而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的實踐進路,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專題授課後,應培訓班青年教師的特别邀請,黃秋生教授就如何教授“形勢與政策”課程進行了全面的指導和交流。在這次深入的對話中,他不僅分享了課堂教學的成功策略和技巧,還就青年教師如何開展教學研究、實施教育改革及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和建議。黃秋生教授的經驗和指導旨在幫助青年教師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科研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