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湖南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網!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形勢與政策 >> 和平外交 >> 正文
今天是:     

專家:2015年中國外交更積極有為 呈現三大特點

作者:蘇曉晖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12-24

12月6日下午,在結束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對津巴布韋和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并在南非約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回到北京。此訪是中國對非洲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動,推動中非關系進入曆史新階段,同時也是2015年中國系列重大外交活動的完美收官之作。

2015年,中國外交更加積極有為,呈現三大特點。

其一,中國外交更好地服務“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因此,中國外交的重要任務是推動世界機遇與中國機遇之間的相互轉化,促使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赢。

“一帶一路”倡議是統一國内發展與對外開放、聯系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擴大中國與世界各國合作的重要抓手。如,習近平在訪問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期間,落實了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俄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和哈“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的對接。在土耳其,習近平與土耳其等國探讨相關領域的合作潛力。中國外交助力“一帶一路”倡議落地生根。

其二,中國外交具有大國擔當。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和聯合國成立70周年。值此重要節點,中國強調以聯合國為核心、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戰後國際秩序是當今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基石,堅決反對任何美化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侵略的行徑以及任何篡改曆史的圖謀。經中國倡議,聯合國安理會舉行了主題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公開辯論會。習近平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宣布中國設立為期10年、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并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

中國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标。中國宣布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以幫助發展中國家落實2015年後發展議程,還要設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來同各國一道研究交流适合各自國情的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中國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議等重要經濟治理平台上呼籲,應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公平包容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還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做出積極貢獻。習近平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活動并發表講話,提出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對策,激勵各方在談判進程中凝聚共識。

中國在國際上更加積極主動地發揮建設性作用,提供更多公共産品,這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應有之義。

其三,中國外交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赢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中英決定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開啟兩國關系“黃金時代”,踐行新型國際關系理念。中非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雙方一緻同意,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當今世界,中國越來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重視和關注不斷增加,國際政治、經濟、安全等各領域諸多問題的解決也越來越離不開中國的參與。中國外交展示了中國特色、風格和氣派。

(作者蘇曉晖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上一條:2015中國外交收官之作的三點啟示
下一條: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下了哪些外交妙棋?

 
湖南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網 版權所有 中國 湖南 電話:0734-8281070 郵編:421001 郵箱:908021795@qq.com
舉辦單位:湖南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研究會 承辦單位:2003网站太阳集团形勢與政策教學與研究中心
項目支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9JDSZK042) 湖南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項目(09B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