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湖南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網!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形勢與政策 >> 政策解讀 >> 正文
今天是:     

科研經費分配新規:五項資金資助誰?

作者:    文章來源:新華網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12-24

20150109 08:35:41來源: 新華時政

 

    面對國内紛繁複雜的科研經費亂象,科技部日前發布《關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有力地回應了公衆關切。方案提出,優化布局,整合形成五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此外,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科技項目。

wps1FD5 

    體系重構:五項資金如何分配?

    NO.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

    NO.2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産品和産業化目标。

    NO.3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産業核心競争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熟悉的科技部管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發改委、工信部共同管理的産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農業部、衛計委等13個部門管理的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都将納入進來,整合形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NO.4 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支持企業技術創新。

    NO.5 基地和人才專項:支持科研基地建設和創新人才、優秀團隊的科研活動。

    整合優化:杜絕“多頭申報”“跑部錢進”

    目前在我國有上百個科技計劃項目,而直接管理這些項目的國家機關有40多個,管理“九龍治水”、财政資金“天女散花”現象可見一斑。“龐雜的體系,造成了科研項目重複申報、科技計劃碎片化等種種弊端。”

    這種體制帶來的直接後果是,科研項目多頭申報、科研人員“跑部錢進”、項目經費缺乏監督等。中國農科院有關負責人曾向中國青年報記者透露,該院2012年各研究所申報科研項目渠道平均多達21個,其中來源渠道最廣的3個研究所分别為43個、34個和25個。

    整合形成的新五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既有各自的支持重點和各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又彼此互為補充,通過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跨計劃協調機制和評估監管機制,确保五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形成整體,聚焦重點,且避免交叉重複。

    職能轉變:政府退後,權力放交專業機構

    政府職能轉變,從項目的日常管理和資金的具體分配中解放出來後,将依托專業機構具體管理項目。

    對專業機構的遴選:主要是對現有具備條件的科研管理類事業單位進行改造,形成若幹符合要求的規範化的項目管理專業機構,并鼓勵具備條件的社會化科技服務機構參與競争,推進專業機構的市場化和社會化。

    要依托專業機構具體管理項目,也要規範專業機構的行為。一是明确了專業機構的确定程序,二是對專業機構的資質作出了規定,三是對規範專業機構的運行提出了要求。

    疑問:專業機構會不會成為“二政府”,滋生新的權力尋租?

    随之而來的問題是,政府松手,将權力交給專業機構,會不會導緻從“跑部門”到“跑機構”的異化?如何加強對專業機構的監管,避免權力尋租和黑箱交易?

    科技部科研條件和财務司司長張曉原說:“政府并非放手不管,而是要與專業機構簽訂委托協議,并制定規範和統一的項目評審規則。科技部、财政部定期對其履職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并且建立責任倒查機制,可以說,監管力度是大大加強了。而且專業機構也是動态調整的并接受社會監督。”

    随着專業機構的介入,科研經費的動态調整機制也将更加明晰,科技計劃專項基金從立項到結項,不再是一成不變,甚至有可能被提前終止。

    在放了一部分權的同時,科技部則加強對科技計劃實施績效的評估評價和監督檢查。完善科研信用體系建設和“黑名單”制度,建立對主管部門和專業機構工作人員的責任倒查機制,開展“一案雙查”,即在查處追究有關承擔單位和個人責任的同時,倒查主管部門和專業機構是否存在管理漏洞,是否有工作人員在項目管理中存在渎職或以權謀私等行為。

    有專家稱,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國科技投入的管理将出現曆史性轉折。

(内容據新華網、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

 

上一條:專家解讀:養老并軌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3重利好
下一條:“證明自己還活着”式尴尬如何破除?

 
湖南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網 版權所有 中國 湖南 電話:0734-8281070 郵編:421001 郵箱:908021795@qq.com
舉辦單位:湖南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研究會 承辦單位:2003网站太阳集团形勢與政策教學與研究中心
項目支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9JDSZK042) 湖南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項目(09B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