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部):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等文件要求,進一步推動全校及廣大教師主動适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課程育人能力,學校決定組織舉辦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次競賽将面向全校教師征集參賽作品,參賽作品分為文科組、理工組和實踐組,評審标準強調教學實效,規範與省級、國家比賽要求相同。
二、本次競賽采取推薦的辦法,請各學院按照競賽章程(見附件1)精心組織選拔或初賽,嚴格把關,以确保參賽作品的數量和質量。
三、比賽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科學、規範”的原則,采用初評與集中會審結合的方式确定入圍作品,初評有各學院自行組織,網絡信息中心在決賽組織專家會議評審,最終産生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同時推薦優秀作品參加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
四、本次大賽按《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章程》(附件1)組織實施;評審标準按《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評審标準》具體實施(附件2)。參賽作者填寫《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參賽作品申請表》(附件4),簽名及所在單位蓋章後交學院;各學院統一彙總《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參賽作品推薦項目表》(附件3)。所有參加決賽作品必需在6月19日前将電子文檔遞交網絡信息中心現代教育科(報送材料前須先查殺病毒)。所有材料報文字版和電子版,電子版可發送至聯系人郵箱。
五、競賽時間
2019年6月21日進行複審,複審結束後公布參加決賽名單。
2019年6月23日進行現場演示決賽(具體時間将另行通知)。
聯 系 人:常 玲 聯系電話:8281773
電子郵箱:25782339@qq.com
網絡信息中心教育技術部
2019年5 月 21 日
附件:
1、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章程
2、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評審标準
3、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參賽作品推薦項目表
4、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參賽作品申請表
附件1:
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章程
一、競賽目的
1.适應新時代人才培養需要,以信息化教學競賽為抓手,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拟現實等現代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更加重視智慧校園建設及其在課程教學中的科學應用,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條件,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不斷提升教學業務能力與水平。
3.探索信息化教學的評價标準,完善信息化教學的激勵機制,營造信息化教學的濃厚氛圍,推動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推動我校教育信息化進程。
二、比賽組織
本次比賽活動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網絡信心中心承辦,專家評審組負責評審。
三、參賽對象
全校(含獨立學院)近三年承擔各學科專業課程教學任務的在職教師,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網絡資源建設立項的教師,必須參加。
四、參賽要求
1.軟件要求
教學軟件應由參賽教師自主建設或參與建設,教學理念先進,技術應用合理,較好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無知識産權異議和糾紛;教學軟件能夠完整體現所授課程的主要内容,有效破解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交互性能和教學效果較好;教學軟件能夠合理選用圖形圖像、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技術呈現教學内容,界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協調,播放順暢穩定,導航鍊接準确,用戶體驗良好。
2.教學要求
正确運用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新理念和信息化教學新要求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資源和實施教學過程;準确把握所授課程的主要内容及重點、難點等教學要求,教學目标設置和教學内容處理符合大學生認知規律;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資源及工具改革課堂教學,破解教學難題,增強教學效果,有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師生互動好,教學效果好;教師教态自然大方,語言标準生動,講授條理清晰,形成了鮮明的教學風格。
五、參賽作品類型
根據省裡相關文件,本次競賽參賽作品分為文科組、理工組和實踐組,參賽教師可根據教學軟件(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在線開放課程、虛拟仿真實驗、智慧教室試驗課程等)性質,選擇文科組、理工組或實踐組應用來展示自己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六、競賽程序
1.初賽
各學院根據競賽章程,自主制定方案組織初賽。在此基礎上,擇優推薦教師參加校級競賽。
2.複賽
複賽教師應提交涵蓋所授課程全部内容的教學軟件與《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參賽作品申請表》(見附件4)。教學軟件一般以光盤形式提供,并附必要的使用說明;教學軟件為互聯網資源的,須提供相應網址和用戶名密碼,并确保随時能夠訪問。
複賽主要為資格審查,審查課件是否符合制作要求,審查是否近三年參賽獲獎原作品。
根據資格審查結果,分學科遴選進入決賽。
3.決賽
參賽教師根據參賽作品,進行8分鐘的現場演示及講解,并對專家提出的問題進行現場解答,專家組根據《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評審标準》(見附件2)進行現場打分,當場報分。
七、獎項設置
決賽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獲獎結果通過網絡公示,公示期為3天,如有異議,請與網絡信息中心教育技術部聯系(電話:8281773)。
本次競賽獲獎優秀作品将根據省裡分配的名額推薦參加2019年全省普通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
八、參賽方式
1.各學院經過初選推薦作品,請各學院統一報送(不接受個人報名),并填寫《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參賽作品推薦表》(見附件3)。
附件2:
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評審标準
一級指标(分值)
|
二級指标
(分值)
|
三級指标
(分值)
|
指标說明
|
|
|
教學内容(25)
|
科學性規範性(10)
|
科學性(5)
|
教學内容正确,具有時效性、前瞻性;無科學錯誤、政治性錯誤;無錯誤導向。
|
|
規範性(5)
|
文字、符号、單位和公式符合國家标準,符合出版規範,無侵犯著作權行為。
|
|
知識體系(10)
|
知識覆蓋(5)
|
在課件标定範圍内知識内容範圍完整,知識體系結構合理。
|
|
邏輯結構(5)
|
邏輯結構清晰,層次性強,具有内聚性。
|
|
資源應用(5)
|
資源形式(5)
|
有和教學内容配合的各種資料、學習輔助材料或網絡資源鍊接。
|
|
教學活動設計(35)
|
教學理念及設計(10)
|
教育理念(5)
|
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創新和批判能力。
|
|
内容設計(5)
|
重點難點突出,啟發引導性強,符合認知規律,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
|
學習活動設計(20)
|
學習活動時間安排(3)
|
根據學生情況,提供多種學習活動計劃。
|
|
學習活動目标(3)
|
教學目标清晰、定位準确、表述規範,适應于相應認知水平的學生。
|
|
學習活動過程安排(5)
|
學習活動過程包含複習相關知識點,學習新知識、新知識運用與鞏固。
|
|
認知工具提供(3)
|
提供多樣性的認知工具,如搜索引擎、記事本、計算器、電子詞典等。
|
|
教學交互(3)
|
較好的人機交互、師生交互、生生交互。
|
|
習題實踐(3)
|
多種形式的題型、題量豐富;模拟實踐環境,注重能力培養。
|
|
學習活動
評價(5)
|
學習評(5)
|
提供自測題,依據學生答題情況自動提供反饋。
|
|
技術性(25)
|
運行狀況(10)
|
運行環境(5)
|
運行良好,沒有“死機”現象,沒有導航、鍊接錯誤,容錯性好,盡可能兼容各種運行平台。
|
|
操作情況(5)
|
操作方便、靈活,交互性強,啟動時間、鍊接轉換時間短。
|
|
設計效果(15)
|
軟件使用(5)
|
學習過程可控,方便學生自主學習,采用了和教學内容及設計相适應的軟件,或自行設計了适合于課件制作的軟件。
|
|
設計水平(5)
|
設計工作量大,軟件應用有較高的技術水準,用戶環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素材資源符合相關技術規範。
|
|
媒體應用(5)
|
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技術表現符合多媒體認知的基本原理。
|
|
藝術性(15)
|
界面設計(7)
|
界面效果(3)
|
界面布局合理、新穎、活潑、有創意,整體風格統一,導航清晰簡捷。
|
|
美工效果(4)
|
色彩搭配協調,視覺效果好,符合視覺心理。
|
|
媒體效果(8)
|
媒體選擇(4)
|
文字、圖片、音、視頻、動畫切合教學主題,和諧協調,配合适當。
|
|
媒體設計(4)
|
各種媒體制作精細,吸引力強,激發學習興趣。
|
|
附件3:
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參賽作品推薦項目表
(學院)
序
号
|
第一作者
姓名
|
參與作者
|
項目名稱
|
聯系電話
|
電子郵箱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附件4:
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參賽作品申請表
項目
信息
|
項目名稱:
|
參賽組别: □文科組 □理工組 □實踐組
|
參賽人
信息
|
第一作者姓名:
|
報送單位:
|
通信地址:
|
電子郵箱:
|
電話:
|
參與
作者
|
姓 名
|
所在單位
|
|
|
|
|
|
|
|
|
|
|
|
|
教學軟件簡介
及
安裝運行說明
|
軟件名稱:
|
原創承諾簽名:
|
應用課程:
|
教學對象:
|
軟件類型
|
□多媒體課件 □網絡課程 □在線開放課程 □虛拟仿真實驗 □智慧教室試驗課程 □其他
|
(注明必要的用戶名和密碼;網絡教學資源請注明網址;書寫不下可另附文檔說明)
|
推薦
意見
|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
|
|
|
|
|
|
注:
1.項目名稱應同時表達出參賽的課程與應用軟件信息,例如“高等數學網絡課程”、“教育心 理學課件”、“大學物理虛拟實驗”、“××(軟件名)及其在××課程中的應用實踐”等;
2. 多媒體課件作者限報3人,網絡課程、在線開放課程、虛拟仿真實驗限報8人,按作者排序填寫獲獎證書。
3.此表須加蓋單位公章,紙質文檔一份,電子文檔随參賽作品刻入報送光盤。